拓宽渠道 为毕业生搭台铺路

添加日期:2009-03-20 14:35:40 阅读次数:
    理科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相对不足,学生就业相对困难。面对这一客观现实,理学院不断健全就业机制,加强就业保障,细化就业服务,追求工作创新,提升工作实效。截止去年8月31日,学院163名200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32%,超额完成学校年初给学院下达的就业率指标,就业过程积点居全校二级学院第三。
 
就业推荐外包来引路
    就业难,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信息不对接,毕业生到人才市场求职存在盲目性,成功率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推介毕业生,往往也缺少针对性,陷于被动。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理学院想到了拥有优质需求资源和专业指导力量的社会人力资源公司,委托他们推荐毕业生实习就业,缓解毕业生供需信息不对称、职难求、门难进的困境。
    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邵文均亲自带领毕业生到浙大科技园杭州民企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接受就业指导和培训。2008年3月,第一批10名毕业生与该公司成功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推荐外包对接。公司结合每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特长优势、就业意向等,发挥自身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全力做好毕业生的个性就业推荐和跟踪指导,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该就业服务项目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响应和认可,学生们报名踊跃。下一步,学院将逐步拓展协作单位,促进更多毕业生顺利就业。
 
做大网络平台巧服务
    到哪里推销毕业生?学院组织东阳横店东磁集团、浙江中科迈高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凯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永磁集团、浙江科达磁电有限公司等多家用人单位到学院开设专场招聘会;广发就业需求函,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积极联系就业实习基地,先后与东阳横店东磁集团、浙江朝日科磁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就业实习基地。除了加强原有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就业渠道外,理学院又把目光投向了网络空间。
    学院联合浙江民企人才网建立了学院毕业生就业网(http://cjlu-lxy.job158.com),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向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网站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咨询平台,畅通了沟通渠道;增添了就业学堂模块,放置了“职前教育网络学堂”部分课程和“求职必胜”多媒体讲座,供毕业生随时点击观看;在资源下载区,毕业生可浏览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个人简历精选模板、封面等等;网站特别预留了视频面试或会议平台,有需要时即可开通远程面试或其他类似服务。同时,网站还共享民企人才网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大量就业或实习需求信息和信息个性化定制服务。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8年7月,0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薛超和04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卢兵踏上了西行的列车,“西部渴求人才,这段经历一定会成为了我人生道路的宝贵财富”。2008年学院共有3位毕业生光荣成行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申请率和获批率均居全校第一。
    学院通过毕业生大会、动员会、座谈会、班级例会、就业指导讲座等场合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做好“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心理准备;帮助毕业生正确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定位,既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也克服灰心丧气、消极等靠的思想,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主动出击,在学院学生中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
    此外,学院还补助经济困难毕业生,出资、联系摄像师专门为毕业班拍制DV、赠送光盘,并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如为低年级学生捐衣捐书、写毕业留言等活动,让学院的温暖流淌在每个毕业生心中。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