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论的探讨 传统文化的洗礼

添加日期:2008-10-20 00:00:00 阅读次数:
  10月17日下午,由科技处主办、人文社科学院承办的中国计量学院30周年校庆知名人士学术报告系列活动的第十一讲“天道与德行——儒家的人论”在启明活动中心302室举行。   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系主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董平教授主讲,他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本次演讲他以“天道与德行——儒家的人论”为主题,沿着天道到人道的思考轨迹,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展现了儒家传统哲学完整的思辩体系。   他指出,古代中国人对天时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对天的运行规律也理解得比较深刻,“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规律的,这就是古人所崇拜的‘天道’。”进而引发“天道的秩序可不可以干预,谁主使这个运动”的哲学思考,儒家学者最终从自然现象的运行规律感悟出儒家的人论。在明确天道的灵魂性价值之后,董教授具体分析了儒家道德体系的精神内涵。从天的运行规律中每一事物都能获得自己的地位,“参天大树没有剥夺小花小草的存在意义”,众生平等应无差别尊重对待的和谐精神;天地秩序运行,人如何效仿天地秩序,进而引出人间秩序“礼”渗透的正义精神;天地秩序转化为“礼”的人间秩序,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秩序上找到自己的地位,保持孔子所说的“正名分”,因而人的本能需要限制、节制,否则无限扩张必然会侵犯他人,这是儒家对天道与人性深刻体察之后制定的社会基本规则。   最后半个多小时的回答大家的积极提问,在“寻孔颜乐处,发扬人性光辉”的殷切希望之中,董平教授结束了此次讲座,但大家意犹未尽。短短两个小时,董教授的“天道与德行”主题演讲将儒家哲学的精髓展示得淋漓尽致,给在座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的洗礼。这是一场极具智慧的精神盛宴,它引领着听众迈入了充满思辨魅力的哲学殿堂。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