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于8月1至4日在广州召开,体育军事部有三位教师的论文入选了本次大会并进行大会交流,分别是李文川老师的《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state anxiety, heart rate、and blood pressure of college women 》,郝海涛老师的《Survey on satisfaction of Cuban basketball players towards their coaches’ behavior》,刘春梅老师的《The effect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and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of college women in China》。
奥林匹克科学大会是作为伴随奥运会举行的世界最大规模体育科学大会,本届奥科会的主题是“21世纪的体育科学与和谐社会”。来自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体育科学学者、专家及奥科会相关官员出席会议。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在每届奥运会开幕前举行,举办地均在奥运会举办国的另一个城市。本届奥科会是由国际体育科学与教育理事会、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会等四家国际组织第一次携手主办,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承办。
8月4日至7日,国际体育科学与体育工程联合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国际上体育科学与体育工程领域最重要和层次最高的学术会议,每四年一度与奥运同行、在奥运会前举行。这次会议由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学会、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国际体育科学与体育工程学术委员会、国际体育数学与体育仿真学会等多个国际学会、学报与国内有关专业学会、大学等联合主办和协办。会议包括一个主题学术会议和四个专题研讨会:2008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会议(IACSS)、2008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与运动技术分析研讨会(SBSP)、第4届国际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研讨会(MSS)、2008国际体育工程与体育仪器器材研讨会(SESE)、2008国际体育统计与体育管理研讨会(SMS)。来自世界各地300多名学术专家与代表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体育工程、运动生物力学、计算机在体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体军部李文川老师的论文《A intellectualized system Desig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罗军老师的《舟山群岛成年男性体质变化趋势研究》入选大会,并做了专题发言。通过与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学术讨论与交流,扩大了我校在国际体育工程领域的知名度,为今后置身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