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环境友好 促进节能减排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添加日期:2008-08-01 00:00:00 阅读次数: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精神,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分团委紧紧围绕时代主题,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以“调研中国、节能减排”为专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钱晓耀和党总支副书记李炯担任了实践分队的策划导师,由产品质量学科洪涛老师和安全工程学科秘书武小鹰老师担任“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技术问题指导老师。实践团队共有116名同学参加,在19个省市活动。7月12日,所有队员统一着装,举行了出征仪式,同学们铭记着“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踏上了实践活动的征程。   本次实践活动从7月13日正式开始,各实践小分队得到了当地环保局、发改委、公司企业的大力支持。同学们走访了当地政府部门,深入厂矿企业,采集第一手资料,调研的同时也在民众中进行“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调研活动紧紧围绕当地政府开展“节能减排”制定的政策文件,各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原料、生产环节、主要排放物、环保措施是否到位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同时队员们重点整理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在实施“节能减排”中碰到的问题和在“节能减排”中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将这些问题整理好后及时反馈给导师,由导师进一步与企业沟通合作,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达到了长期深化的良好效果。   杭州小分队一行12人在实践中调研了杭州汽轮机厂、杭州顶益食品、顾家工艺、杭州富尔顿热能设备,杭联热电、杭州百庆纤维等公司。各公司对同学们的到来都非常欢迎,都派了技术部的经理或骨干带领同学们到生产一线进行调研,详细介绍企业在“节能减排”上的投入和相关措施,并耐心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金华小分队则调研了浪莎集团、伟海集团、真爱毛纺有限公司等企业,队员们还联合义乌市环保局在市民广场发动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义乌市民签字活动”,市环保局金局长到现场指导。队员们一方面向广场上的市民发放1200份节能减排倡议书和小常识,一方面呼吁大家一起来签字以示决心,金局长更是带头签字。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材料便全部发完了,而印有“节能减排,大有可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横幅上也签满了一个个热心市民的名字,很多市民跟队员们说:“这样的倡议活动早就该办了”。这次活动受到了共青团省委、义乌新闻网、中税网等网络媒体的报道。   山西省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方面则是公布企业节能减排环境等级,将企业的节能减排环境等级分为绿色(优秀)、蓝色(良好)、橙色(达到基本要求)、红色(违法)、黑色(严重污染)五级,对于绿色企业,给予一系列的奖励、政策优惠,对于红色和黑色企业,责令纠正污染违法行为,挂牌督办。这项措施充分反映了企业的对环境的良好程度,是构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山西小分队的8名同学就重点围绕“企业的色彩”这个方向展开调研,同学们走访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5个大型企业。队员们的活动受到了山西日报、晋中日报的详细报道。   以上几个小分队的风采只是整个实践活动的缩影,其他各省市的小分队都取得了很好的调研结果和实践成绩。中国计量学院的“调研中国、节能减排”大型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构建环境友好、促进节能减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使命感和荣誉感,也展现了计量学子的优秀风貌。本次专题调研活动还受到了中国节能减排网、节能减排公众信息网、国家节能减排协会的宣传报道。   随着各省市小分队活动的逐渐结束,为期近20天的调研与宣传活动即将结束,队员们在QQ群上兴奋地交流经验,讲述他们在实践中的酸甜苦辣,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队员们表示还要总结实践成果,将理论的知识转化成实物作品,参加今年10月在浙江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相信队员们能取得好的成绩。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