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电力设备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今夏用电状况调查活动

添加日期:2008-08-01 00:00:00 阅读次数:
  炎炎的夏日已经到来,报刊上也刊登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将出现用电紧张的报道。那么宁波的用电状况在今夏将会如何?带着疑问,机电工程学院“电力设备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宁波市电力局,了解今夏宁波的供电情况。   通过采访,小分队了解到,近几天,受酷热天气影响,全省日最高用电负荷都在3000万千瓦以上,已突破浙江电网供电能力最高极限,省外购电紧张等情况让严峻的用电形势又雪上加霜。省电力公司不得不再度启动按指标用电的分配制度,分配给宁波的用电指标约500万千瓦,缺口在10万千瓦以上。随着500千伏春晓变电所和220千伏沙湾变电所的投运,北仑地区网架性缺点有所缓解,全市的电网瓶颈问题集中在慈溪。当地网架用电缺口达10万千瓦,前天全市拉限电107条次,慈溪就有75条次,一些企业“停二开五”。宁波是浙江的经济重镇,它的用电情况折射出了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用电紧缺的情况。   除了慈溪是网架问题所致外,宁波用电主要还是电源性缺电。宁波电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供电能力和用电需求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2002年,宁波开始遭遇“电荒”,那时是由于电厂不够、电源太少,近年来一批大电厂纷纷上马,电源性缺电有所缓解,以前被掩盖的电网型缺电开始显露,现在,一批输变电工程投产后,持续高温催生的旺盛的用电需求又使电源性缺电开始抬头。而且电源性缺口有可能拉得更大,预计在极限高温的用电缺口约4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象山的用电负荷。   宁波大的电厂这么多,那怎么还有这么大的缺口呢?带着疑问,队员们请教了一些专业人士,了解到北仑电厂、宁海国华电厂等大电厂发的电都要上华东电网,由华东电网集中统一调度。而且浙江是购电大户,用电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全省的装机容量仅2400多万千瓦,而需求就达3100多万千瓦,每年都要向安徽、江苏等地购电,宁波用电自然就深受外省购电影响。只有当外省电力充足的情况下,用电不会太大的影响,而当别人自身难保时,问题就严重地体现出来。   在了解了宁波地区供电总体状况后,小分队把调查的第二站选择在浙江宁海国华电厂。宁海国华电厂位于宁海强蛟镇,厂占地面积36.5公顷。在印象中火力发电厂大多是高污染,但是通过采用高效除尘、湿法脱硫和#4机组脱硝等新技术及建设两个封闭圆形煤罐与绿色生态边坡,进而达到除尘效率99.3%、脱硫效率95%以上和废水“零”排放,防止了煤粉外逸,确保了厂区绿化面积达30%以上。   之后,队员们还实地走访经济工业园区和居民区,看看企业和居民用电的实际状况。在随机走访的宁海几个较大企业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用电瓶颈并不是很大,企业的运转情况良好。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居民的生活用电也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一线实地调查,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为今后更好的走向社会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