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创业创新,并以创业创新促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由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杭州市科技局、市科协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以创业创新促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优秀企业家谈信息时代的创业机遇与创业模式”为主题的校园巡回演讲活动在中国计量学院拉开序幕。
6月5日下午,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创始人之一陈鸿应信息工程学院邀请为学院学生进行了一场以“创业已经开始”为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晓竹主持、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陶贵生出席。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企业,是金融IT服务领域的龙头公司,作为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陈鸿,于1985年至1992年在浙江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后在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学硕士(EMBA)。现任恒生电子集团公司董事,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投资委员会委员。
首先,陈鸿先生向在场的同学介绍了恒生电子艰难而又辉煌的创业历程。恒生电子成立于1995年。成立之初,公司的在职员工仅有5人,启动资金仅为30万人民币,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一度面临破产的危险。然而困难没有击垮恒生人,他们最终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一次次挑战。如今的恒生数码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拥有员工1100人,市值5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IT企业之一。陈鸿先生在总结创业成功的经验时感慨万千,他认为企业的成功的原因是拥有自主软件、自主知识产权以及100多个IT著作权,并且将企业定位在金融和IT的交叉点这一优势地位上,以社会、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为客户需求考虑。不过成功的最终根源还是来自于全心全意地去努力完成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今天恒生在IT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接着,陈鸿先生又结合自己以及其他两位公司创始人的成功经验,向我们介绍了大学所带给他们的宝贵财富。他认为,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投资,虽然得到回报的周期很长,但这是人生中完成积累和生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大学里的经历往往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他以自己为例,讲述他在大学中是抱着感恩式的学习态度,怀着强烈的名次竞争感,与人交流的热情和“书呆子”式的学习方式完成了大学的学业。而正是这些,使他今后能够感恩客户、不畏惧激烈的商业竞争、具有充分的沟通能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念。这笔宝贵的财富使他在残酷的商场搏击中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陈鸿先生与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陈鸿先生就同学们所关心的创业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就业中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令在座的同学受益匪浅。
本次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意识到了独立创业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创业的机会无处不在。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大学中对自己的积累,并且生生不息,持之以恒。这也正是恒生带给我们的企业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