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10日,为期四天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夏令营于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顺利举办。夏令营由“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交流平台(杭州)、中国计量大学“一带一路”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承办。
近40名学员分别来自中国、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津巴布韦等4个国家,汇集南京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计量大学、青岛大学、聊城大学、常州大学、浙江科技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校,涵盖15个专业。

本次夏令营围绕标准化教育、国际标准研制、知识产权保护、水处理技术等多个主题展开,通过专题讲座、实地企业参观、文化交流、非遗传承等多种形式,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与实践的双重盛宴。
7月8日,夏令营开营仪式由“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秘书沈慧麟老师主持,“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理事长宋明顺教授,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副院长王庆教授、耿金菊教授及各联盟高校营员出席会议。

在开营仪式上,宋明顺理事长向营员们致欢迎辞,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夏令营的发起背景和初衷。他强调了标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标准化事业,为推动全球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王庆副院长介绍了研究院在生态环境标准化领域的卓越工作,展示了其单位在推动环境保护与标准化融合方面的突出成就,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关注并参与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在教授讲坛环节中,南京大学许柯教授以《生态环境国际标准研制及案例解析》为主题,讲解了生态环境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及工业水回用国际标准案例;中国计量大学郑素丽教授以华为和高通为例,说明企业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时应如何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强调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国计量大学胡静副教授从国际标准化背景、国际标准化政策、标准化流程与实践等方面分析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操作方法,提升学生在标准化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为深入探索环保与标准化的实际应用,夏令营学员们前往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和江苏中宜金大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参观,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让营员们深入了解标准化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7月10日,夏令营闭幕仪式于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举行。“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秘书沈慧麟老师、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曹云主任出席致辞,并为同学们颁发了优秀营员证书。随后,优秀营员代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标准化工程王扬程和聊城大学质量管理工程肖银上台发表此次夏令营的学习感言。

除了学术活动、专业讲座和企业参观外,夏令营设置了参观陶二厂、蜀山古南街和体验制作非遗紫砂壶等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深入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夏令营深入贯彻“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宗旨,聚焦推动标准化教育国际化、深入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四大方面。未来,联盟将继续秉持“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标准化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汇聚高校与产业资源,开展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标准化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务实合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标准教育共同体,为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