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美好青春我做主”——2018年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走进我校,嘉量大会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著名主持人周涛一行与我校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宣讲防艾知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三级职员马爱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铨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卢洪洲和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记赵刚,学校副校长葛洪良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在学校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千秋计量》“大禹治水”的波澜壮阔中拉开帷幕。

葛洪良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师生身体健康和艾滋病防控工作,并将防艾工作融入育人工作全过程,在青春健康教育宣传、优化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开展预防艾滋病校园宣传活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曾多次被授予“浙江省高校公共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防治艾滋病性病爱心企事业单位”“在杭高校无偿献血优秀团体”等荣誉称号;多次成功申报国家、省市计生部门防艾项目,并获批成为“杭州市艾滋病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获得2017年浙江省在杭高校“青春健康红丝带”校园防艾创意赛第一名,并以此代表浙江省取得本次活动的承办资格。他表示,学校将利用此次活动机会,加强防艾宣传,积极探索多维度、深层次青春健康教育模式,努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构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马爱宁强调,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近年来由于艾滋病在青年学生当中呈现出新的态势和趋于一致的传播途径,使得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的宣传教育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他希望与同学们携手前行,让艾滋病防控知识在青年学生中得以传播,一起为实现“零艾滋”的目标做出共同的努力。

在周涛主持的主题访谈环节中,卢洪洲和赵刚就微信问卷调查结果,用通俗易懂、朴实直白的话语,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故事,围绕我国青年学生群体中艾滋病流行的现状与趋势、艾滋病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预防艾滋病ABC原则、自愿咨询检测服务以及艾滋病治疗方法与效果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并与现场同学就消除歧视、保护隐私、增强防护和检测意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周涛表示,在谈“艾”色变的时代,大学生更应加强防艾意识,采取适当防范措施,应当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群体的歧视,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防艾、治艾环境。一个半小时的访谈环节,俨然成为一堂精彩纷呈、意义深远的艾滋病防治公开课。

活动过程中,我校学生还表演了自创的防艾宣传小品、演唱了《红丝带之歌》,并展示了学生舞蹈团和器乐团的精彩节目,活动在学校志愿者现场手语表演和大合唱《拥抱你》的主题歌声中结束。


此次活动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团中央权益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自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今天走进我校是活动的第89场,它旨在进一步扩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为量大学子普及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提升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传递青春正能量,同时也希望我校学生志愿者们向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转达自己的祝福和关爱,共同将这份爱与责任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