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8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

添加日期:2018-07-19 09:40:52 阅读次数:

       7月12日下午,我校召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各教学单位主要领导、教学院长,“课程思政”重点课程负责人,本科教学督导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人员共计60余人。校长宋明顺,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王迪钊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主持。
       宋明顺强调,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站位要高,认识要到位,要准确把握不同性质课程特点,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注重价值引导。各个教学单位要发挥“课程思政”的示范作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往深度发展。在会上,宋明顺传达了6月21日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调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教授,要合理增加课程的挑战度,要求课堂上学生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不把早餐带到教室来。并就我校新时代本科教育提升计划作出部署,要求广大教职工要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紧迫感、危机感。
       陶伟华对我校一年多来“课程思政”改革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有一些课程建设不理想。他对今后“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四点希望与要求:一是各级领导认识层面要到位,“课程思政”是一把手工程,“课程思政”的推进不能单就“思政”谈“课程思政”建设,而是回归教育本源;二是“课程思政”是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协同创新,各教学单位党政领导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生为本、“以本为本”的落实由每位教师来实施;四是“课程思政”的有效推广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王迪钊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评价核心内容,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课程思政”应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风尚。他就进一步扩大“课程思政”改革实施面,加强政策引导,对实施成效好的课程加大宣传等提出了希望与要求。
       在会上,教务处处长孙卫红、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海芬分别介绍了一年来,在校党委领导下,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试点工作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承担本科“课程思政”重点课程教学任务的光电学院唐莹、理学院邹海雷、生命学院黄丽红、人文与外语学院蒋进国以及承担研究生“课程思政”重点课程教学任务的王成等5位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思考、典型案例、效果、反思等情况,与会代表产生强烈共鸣。
       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校教学督导组专家蒋楠老师结合本科教学督导组一年来课堂教学听课、看课情况,对我校“课程思政”改革效果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就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出建议。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