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风采】张在宣:倾情学校事业 勇攀科技高峰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9-04-04 08:55:35 阅读次数:

    1554338927672.png

    个人名片

张在宣,中共党员,1953年9月至1984年7月在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求学、任教,曾任光学教研室主任。1984年7月到计量专科学校(现中国计量大学)任教,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计量大学教授(退休),光电学院发展顾问。曾任校教务处负责人,学校专升本学院筹建组组长,一系系主任,光热系系主任,信息工程系系主任,学校学科与专业调整组组长,校光学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计量学院新校区筹委会委员,中国计量学院-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联合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顾问,杭州欧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张在宣教授五十多年来奋力拼搏、不断攀登,为学校和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他的“基于拉曼散射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与工程安全监测应用”科技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科技奖的突破,荣获2013年感动量院人物。



倾力付出,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


张在宣善于抓住机遇,适应国家科技发展需要,为学校专升本、建立中国计量学院和创建光电子学科平台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5年,张在宣作为教务处负责人,负责专升本建立本科学院的筹建工作,他领导的筹建组走访了王大珩院士等十几位国内知名的计量专家,听取对专升本建立本科学院的意见。根据时任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国家计量局顾问两院院士王大珩的建议,在原有计量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建中国计量学院。在国家局和学校党委领导下,积极向国家教委申报建立本科学院。1985年10月18日经国家批准同意成立本科院校,从此国际上第一所中国计量学院创建。中国计量学院正式成立后,根据教委的要求对校内专业设置进行论证,他领导的筹建组先后走访了王大珩院士,鲁绍曾、梁景文,李同保、董太和等国内知名计量专家,听取他们对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意见。国家计量局批复的计量学院筹建计划中并没有光学计量测试专业,当时专家们明确提出,近代计量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光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增设光学计量测试学科与专业。这个建议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支持,在1986年中国计量学院专业设置论证时,增加了光学计量测试学科与专业的论证,在国家教委和国家局领导下经过计量测试类专业的专家论证会讨论,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几何量计量测试专业、热工计量测试专业、力学量计量测试专业、电磁量计量测试专业、无线电计量测试专业和光学计量测试专业等6个专业。1986年秋季,中国计量学院除光学计量测试专业外其它五个本科专业开始正式招生。

在计量测试类专业论证结束后,时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成员的王大珩院士根据国家计量测试类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师资条件,建议学校恢复计量学和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正式成立了恢复硕士学位点的筹建组,并由张在宣任组长。筹建组走访了物理学、仪器和仪表学两个相关学科组的有关专家,起草了恢复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申请报告。1987年,学校签订了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协议,1988年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招收研究生。

1986年,学校筹建了光学计量测试专业,在经费、仪器设备和实验用房艰难的情况下,张在宣领导创建了光电子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学校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3年,光学工程学科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物理电子学科也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国家根据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要求改造过窄的学科专业,张在宣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学校本科专业面过窄、学科单一,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本科生培养质量,根据信息学科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他主动提出改造专业面过窄的光学计量测试专业,增设电子信息类的光电子学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在计量学院创建了信息工程系,改变了计量学院单一计量类学科的局面,适应了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部正式要求各学校进行本科专业调整,在学校领导下,我校成立了由张在宣任组长的本科专业调整组。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由单一的计量测试类专业学校拓宽到拥有计量测试学科、电子信息类和管理类等多学科类的本科院校。

上世纪末,国家要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浙江省决定在下沙建立高教园区。中国计量学院在拓宽学科门类基础上要扩大招生量,学校因此成立了新校区筹建组,张在宣参加了筹建组的调查研究,从基建到学科建设全面规划。在2000年8月举行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论坛上,王大珩院士、母国光院士、刘颂豪院士、庄松林院士等专家应邀参加,积极规划学院扩招后的学科建设,积极建设具有计量特色的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筹建组还考察了北京、上海、深圳和吉林等地的高校和规划设计院,确定新校区的基建规划。可以说,张在宣是学校迁校址二次创业的奠基人之一。



勇于创新,不断攀登学术领域的高峰


在学术研究上,张在宣敢于打破技术国外垄断的局面,不断发明、不断创新,攀登世界光纤传感技术的高峰。面对国外的高新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克服了科研资金短缺、科研设施简陋等困难,在缺乏样机和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用了不到三年时间研制成功2km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成果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之后几年与国内企业合作,批量生产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DTS产品,满足了国内安全工程监测的需求,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而且国产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价格还不到英国产品的五分之一。王大珩院士对张在宣团队用简陋设备研制出国际先进水平光纤传感器的自力更生精神表示了高度赞扬。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从2km系统到30km甚至更远的光纤测温系统,张在宣研究团队主要发明了新型分布光纤拉曼散射温度传感系统及解调、定标技术,新的温度传感脉冲编码解码等信号处理技术,双波长自校正和集成拉曼放大技术,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应用新技术,先后获得国家26项发明专利,申请6项国际专利,获得美国专利1项,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论文100多篇。系统的技术指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处于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应用于公安部消防研究所、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单位的科研、生产和工程,成功用于上海长江隧桥等20多个省市的上百个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2年底,“基于拉曼散射的新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与工程安全监测应用”科技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奖项的突破。张在宣团队还顺利完成了国家973计划项目“新一代光纤智能传感网与关键器件基础研究”(2010CB327800)中的支项“基于非线性光学效应融合原理的光纤拉曼传感网基础研究”(2010CB327804)。

张在宣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张在宣研究团队立足于与工程应用单位和企业合作进行应用并产业化,不断探索实践,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成果先后成功支持过两个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与国内10多家企业合作使用学校的光纤传感技术开发产品。可以自豪地说,国内现有的十几家生产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中国计量大学的技术。2006年退休后,张在宣带领几个年青教师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合资成立了杭州欧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威海北洋电气集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光纤传感研究中心。威海北洋电气集团提供30万研发经费,并给中国计量大学投资100万元设立威海北洋学生奖助学金,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合作。



教研结合,努力培养技术创新团队


张在宣奉献给学校的不仅仅是教学、科研成果,更为珍贵的是建立了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的优秀研究团队。20多年来,通过光纤传感器科研项目,张在宣研究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与浙大、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培养了博士生。他领衔建立的中国计量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团队,引进和培养了金尚忠、董新永、赵春柳、李裔、沈常宇、张淑琴、金永兴、王剑锋、余向东等一批教授,在光纤传感领域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科研项目促进了教学课程改革,充实了课程内容,开设了新的光纤传感技术课,还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建设。研究团队曾两度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

张在宣寄希望于年青一代:“中国计量大学的未来落在你们身上,任重而道远!”


 

 

 

                                                                                                                           

——摘自2018年10月出版《量大风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