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我的校园我设计”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大赛的通知

来源: 党委宣传部 添加日期:2010-09-29 10:20:24 阅读次数:
全校师生员工:
    校园,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殿堂,是我们展示才华与追逐理想的舞台,更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为美化校园环境,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中举行“我的校园我设计”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全校师生员工(含离退休职工和校友)。
二、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文化,能够充分展示学校“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以及“三立”办学理念。可采用各种创意手法和不同形式的设计语言,设计出永久的纪念性标志。用手中的笔绘出心中所梦想的校园,教学楼、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草地、广场上的雕塑、小品,楼宇、道路、景观的命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等待着我们激情的创造。
三、设计类别以及设计要求
1、景观类设计
景观类设计范围涵盖我校东西校区。设计包括雕塑、亭台、户外小景、休闲座椅等校园户外装饰物。设计要求着眼于学校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校园总体规划为基础,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可根据校园内任意地区(地点)进行设计,设计需体现出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在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与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对校园人文精神的孕育和挖掘,立足校园文化,展示校园特色。
2、人文类设计
人文类设计范围涵盖我校东西校区,以东校区为主。设计包括教学楼、图书馆、科研楼、实验楼、体育馆、教室内部等环境的文化氛围设计。设计要求简洁美观,突出特色,体系完善。要充分体现出功能与形式、物质空间与精神体验的融合,满足师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学习、交往环境。设计方案避免出现东方文化非吉祥类的文字、色彩、图案及其它元素符号。
3、我校东校区楼宇道路命名方案
东校区的楼宇道路命名要遵循整体协调与分类统一相融合的原则(东区建筑物以及道路分布图见附件1)。命名时要做到使建筑物、道路和小径等名称在风格上整体上协调,同时也可考虑对建筑的功能进行分类,达到类别上的风格统一。命名时要注意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原则。命名既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又要具有时代气息。命名同时要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为原则,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爱国奉献精神。最后命名要遵循审美性和实用性相融合的原则。对建筑物、道路和景观的命名既要充满想象力,又不脱离实际,力求平中见奇。
 
四、设计成果
    (1)纸质档(必交)设计图纸一律打印在A4纸上;参赛者姓名、学院(单位)、电话等相关信息附在图纸背后。
    (2)电子档(选交)电子档格式为jpg图片格式,要保证足够的像素和清晰度,文件名包括参赛者姓名的基本信息。
    (3)模型(选交)如有模型的,应以能充分表达设计思想为准。无论模型采用何种材料及何种形式,最终都将模型固定在一块大小适宜的底板上,底板材料不限。参赛者信息附在底板背面。
五、知识产权及版权声明
    1、被最终选定并投建的设计方案视为为中国计量学院提供的“委托创作作品”,其著作权及所有权自提交之日起归中国计量学院所有。
    2、参赛者必须确保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及合法性。参赛者保证提交的设计方案为首次发表且不会侵犯其他人的知识产权(著作权、商标权等)。若因抄袭他人成果而导致的一切后果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3、凡参加本次创意设计投稿人均被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声明,无须书面或其他方式予以确认。
    4、参赛作品一律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可行性强的方案我们将向学校相关部门推荐,积极争取在进一步深化后付之于实践。
六、奖项设置
创意金奖一名    创意 银奖二名    创意铜奖三名   优秀奖若干 
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七、作品上交时间及地点
2010年10月30日之前将作品交到校党委宣传部(行政南楼406室)。
联系人:宁明渊
联系电话:86836034
E-mail:nmy@cjlu.edu.cn
 
 
 
                             党委宣传部
                          后勤产业管理处
                                基建处
                          艺术与传播学院
                           现代科技学院
                         2010年9月15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