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在我校嘉量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的300多名代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会议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心,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全面、协调发展为主线,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为本次年会的主题。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和实践总结出的新经验、新方式,通过专家报告、经验交流等形式展开学习和研讨,共谋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师谦,中国计量学院党委书记于永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放鸣,副理事长、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江涌,副理事长、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程祥国,副理事长、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丁养斌,副理事长、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副理事长、淮海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宁晓明,副理事长、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芮鸿岩,副理事长、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吉棣,副理事长、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梁计生,副理事长、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校长赛音德力根等在主席台就座。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领导、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学生工作者。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开幕式上讲话。他代表浙江省教育厅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鲍学军指出,学生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学生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出台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鲍学军表示,相信通过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这一平台,通过全国高校学工战线的各位领导、专家的交流研讨,必将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全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探索和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革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门科学和一门艺术,也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课题,更是一项伟大事业。做好学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开展理论探索、实践创新和经验总结,才能创造出高校学生工作更加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取得更大的成效。王革说,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形势对学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发挥好学生工作研究分会这一交流平台,共风雨、齐谋划、同努力,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增强学生工作创新性和说服力、导向性和感召力、针对性和凝聚力、实效性和创造力,为开创高校学生工作新局面,铸造高等教育新辉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师谦在致辞中回顾了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的发展历程和学生工作研究分会近几年的工作。他强调,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建立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学生工作体系,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广大学生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止,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不断丰富学生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开创高校学生工作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校党委书记于永明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于永明代表学校对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于永明表示,此次能够承办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本次年会以交流、沟通、合作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为主题,为我校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希望以此为契机我校能够认真学习兄弟院校学生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好的做法,更好地促进我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放鸣宣读了《关于表彰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的决定》。130项优秀学术成果得到了表彰。
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冯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陈锡喜教授、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先后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代表我校发言。他从充分认识“实践育人”对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着重处理好七个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我校在学生工作中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的思考和做法作了经验交流。吉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苏州大学、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大学、淮海工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山西晋中学院等学校分别就校园信息化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