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行囊,我们就是一家人

来源: 本站编辑部 作者:顾佳隽 添加日期:2009-09-12 13:56:42 阅读次数:
    9月12日清晨,中国计量学院早早地披上了“盛装”——大门前拱门高悬,校园内花团锦簇,各主干道两侧彩旗飘扬,2009年我校迎新工作的大幕徐徐拉开,迎接着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的5300多名新生。
    学校学工部、团委、宣传部、计财处、保卫处、后勤服务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工作人员都放弃了周末休息,一大早就守候在各自的岗位等待新同学的到来。繁忙往来的一台台迎新车辆,热情耐心的小红帽们,紧张忙碌的工作人员,充分的准备工作,简化的报到流程……一起温馨铺陈了一条从车站到校园到寝室的快速通道,让新生在入学的那一刻就充分感受到量院大家庭给予的关爱!
甲流防控总动员
    由于近日杭城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严峻,受此影响,新生报到第一天,学校的老师、保安、医务人员全部严阵以待。全校迎新工作人员须自行测量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参加迎新接待工作。
    学校在6个车站接待点和学校大门口均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前来报到的新生和陪同的家长都必须先经过体温检测关,检测正常才能进入校园与公寓。除了这两层关卡的严密控制外,学校还为体温异常新生及随行人员配备了专门车辆,准备了隔离病房,防止疫情流入我校。
   学校还大力做好甲流防控的宣传工作,呼吁同学们正确认识,积极防范,共抗甲型H1N1流感。学校通过网络、广播台、宣传栏等进行健康教育,在迎新体温检测点附近还放置了大量展板,介绍关于甲流的防控知识和新生报到预防甲流的有关注意事项。每位新生还收到了学校《关于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致全体2009级新生的公开信》。
    此外,学校还为每位新生配备了体温计。对食堂、学生宿舍等校园公共环境消毒灭菌;坚持每天体温报告制度;为体温异常学生安排隔离居住;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取消和推迟了全校性的“新生家长会”、“入学教育”等室内大型活动。
    据悉,在新生进校后,各二级学院也纷纷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教育,确保不遗漏一名新生。法学院制作了甲流防控知识的宣传海报张贴在新生报到处;外国语学院将体温计放入新生资料袋中,并为每位新生讲解每日测温与逐级上报制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将防控知识制作成一张小卡片,与各班级班主任、辅导员的联系方式表格一起交到新生手中。
家的温暖,从这里延伸
    为了做好迎新工作,各学院、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提前做好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确保现场接待忙而有序,报到手续便捷顺畅。
    学校专门安排了车辆分兵6路,赶往杭州的两个火车站和四个汽车站,同学们一出站就能够安全方便地直接来到学校。学校大门口,青年志愿者们戴着小红帽,为新生报到提供着“一对一,一条龙”的周到服务。在各个学院的报到处,工作人员热情紧张地为每一位前来报到的同学服务,让每位同学顺利地完成入学的各种手续。
    为了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各个学院在迎新宣传上大下功夫,制作了学院的展板、海报,让新生在报到时就能够了解学院的一切。各学院还总结以往的经验,推出了许多贴心的新措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新生安心入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启用了新生报到叫号系统,让新生在报到高峰时能够轻松、有序地在休息室等待报到,有效地缓解了新生报到时的紧张情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每位新生都收到了一张班主任的名片,名片的背后还附有学院书记、辅导员的联系方式,让同学们一到校就能很快融入“新家”。
第一时间感受量院文化
    新生报到大厅内人头攒动,一张张年轻的笑脸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学习生活,报到大厅前的新生们个个脸上写满了期待。
    报到后的新生,人手一套“入学攻略”。除了往年都有的新生手册、新生誓词、新生指南、参保通知单,以及各个学院各自精心准备的学院指南、学习宝典外,还有一本《量院文化简明读本》,这也是学校为新生始业教育精心准备的一份特殊的礼物。让新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接触到学校的发展历史、计量文化史、计量特色,帮助新生尽快地适应并融入本校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增加专业学习的兴趣。
    据学生处处长范庆瑜介绍,中国计量学院2009级新生教育活动将围绕“一周”、“一月”、“一年”这三个时间段展开。即在新生入校一周内,通过召开家长会、年级会、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在新生入校一月内,开展考察实验室、参观校史馆和计量史馆、创建英语寝室、举行学习经验交流、校友座谈等活动,对新生进行爱国荣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鼓励新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明确专业学习方向,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和活动。在新生始业一年内,帮助学生完成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促进2009级学生的学风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