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明德南楼A213会议室组织召开,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校办、国际处、宣传部、计财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部、保卫处、团委、后产处、后勤服务公司、成教学院、现代科技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冯时林副校长主持。
会上,冯时林副校长全面传达了9月11日全国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周济部长的讲话内容及精神,重申了刘希平厅长在视频会议后的工作要求:一要树立起连续作战、持久作战的精神。要在思想上做好持久的准备,工作安排上要有持久的准备,物质准备上要有持久的准备,要有连续作战、持久作战的思想和应对疫情的力量组织和工作安排,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二要把防控重点放在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上。疫情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一旦发生疫情,要采取最有效的控制,不使疫情漫延,不使学校成为疫情的发源地。各级领导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只有“早发现”,才能“早隔离”“早控制”“早治疗”。隔离是目前最有效办法,坚决阻断疫情传播,行动要迅速,措施要果断,范围要适度。三要下大力气,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各项工作、措施都非常明确,关键是落实、落实再落实。最怕粗线条,没有责任感。要做好隔离房间及防控物资的准备工作,要关心隔离学生的生活。
会上,冯时林副校长指出,教育部、教育厅领导的讲话非常重要,非常具体,富有指导性,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必须从讲大局、讲政治、讲责任的高度来认识防控甲型H1N1流感传播和蔓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认识到位、宣传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物资准备到位、岗位责任到位,从“防”字着眼,关键从“控”字上着手,一定要控制传播,从源头上控,从措施上控。细菌、病毒性传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防小偷容易,防病毒很难,但我们要是把工作做扎实了,甲型H1N1流感也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针对下一阶段防控工作重点,冯时林副校长提出,一是对隔离的学生要关心,要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要送爱心、送温暖,要以全局出发,从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出发,引导学生安心接受隔离;二是要对确诊的病例要高度关心,要与医院有效沟通,给予最好、最有效的治疗,力求避免交叉感染和病情加重,力求避免发生意外;三是要对学生家长来访要热情接待,讲明道理,做好一对一的接待和解释,让家长明白病理预防和防止扩散的必要性,共同配合我们做好防控和治疗工作;四是晨检、体测的工作要坚持,一定要反复讲、讲反复,使每个同学能够自觉配合,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做好测体温等书面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对外来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关,严格门卫管理和佩戴校徽,防止病毒输入。要教育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要引导学生避免到疫情多发的学校、电影院、网吧等封闭的公共场所。同时要保持通讯联络畅通,情况信息报告及时、高效,处置问题果断到位。
会上,校卫生所及各有关二级学院通报了近期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及隔离情况,交流了各自所采取的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