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血液生化无创检测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来源: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添加日期:2008-04-24 00:00:00 阅读次数:
  4月20日至22日,由浙江省光学学会与吉林省光学学会联合主办,我校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近红外光谱血液生化无创检测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陈星旦院士提议,光电学院院长、浙江省现代计量与测试仪器重点实验室积极筹办,会议得到了业内人士的热烈响应。在光电学院成立一年之际,迎来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陈星旦院士、卢启鹏、唐玉国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辉教授,同济大学王占山教授,暨南大学潘涛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K研究员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   光电学院院长金尚忠、张在宣教授、陈华才副教授及省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与上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会议围绕我校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与设备研制方面的科研条件与研究状况展开,陈星旦院士分析了近红外光谱血液生化无创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难点,并创造性的提出了差分近红外光谱血液生化无创检测的新方案,该方案有可能彻底解决近红外光谱在血液生化无创检测人体中的难题,与会专家就该方案的可行性及技术细节进行了积极讨论。   马辉教授从校企合作、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阐述了近红外光谱血液生化无创检测领域的广阔前景。他指出,科研部门只有拥有核心IP(Intellectual Property),才可能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取得话语权。   陈星旦院士指出,先进的技术应该为能源、环境和健康服务,要能为国家创造价值,为人民造福。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领域,国内研究水平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这需要我们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积极学习、配合,争取在尽量缩小与国外的差距,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近红外光谱血液生化无创检测成套软硬件解决方案并使相关的成果产业化。   为期2天的会议,与会专家对近红外光谱血液生化无创检测的重点、可能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次研讨会将推进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发相关的软硬件平台,待得出测试数据后,光电学院将再次组织类似的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同济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力度,使学院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上一个新台阶。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