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第八届教师学术研讨会

添加日期:2015-01-22 21:48:36 阅读次数:
    2015年1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闻厅一楼会议室举行第八届教师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计量学院副校长宋明顺、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吴宏宽、副院长郭兰英、王鉴棋以及各系部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师等共53人。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顾曰国教授;浙江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所长、中国计量学院前任外国语学院院长、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博士吴宗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专职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校二级学术骨干,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语言战略动态》副主编沈骑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贾爱武教授。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院校的一些老师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吴宏宽主持了开幕式。
    副校长宋明顺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宋明顺向专家、来宾介绍了学校“计量•标准•质量”的办学特色,指出了外语学院利用语言优势加强标准方面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也表扬了外国语学院多年来在教师学术发展研讨方面的努力和作用,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本次教师学术研讨会共分两场:第一场以“语言教育改革理论与方法”为主题,主要围绕当前外语教育领域的一些动态和热点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探讨;第二场以“多元化外语学科发展探索”为主题,结合外国语学院八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作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
    第一场的《语言教育改革理论与方法》共包含三个报告。在第一个报告中,顾曰国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非常生动有趣的《鲜活体验与多模态语料库》报告,由郭兰英副院长主持。多模态(multimodal)不仅包括视频、图像、音频和文字,还包括多感官参与互动,顾教授以人与计算机互动为例引出生活中鲜活语料的重要性,顾教授指出用键盘打字是人与计算机的一种互动方式,用鼠标、触摸板、麦克风、摄像头与计算机互动则是涉及多感官的互动方式,其理论基础是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他强调在语言研究领域,研究者要在自然事件进行鲜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数据,动态图像(即视频)、静态图像、声音、文字等都是交际的符号,相关研究者需把注意力放在研究这些不同种类的符号是如何组合成篇章或话语的,意义又是如何从这样的篇章或话语中得到生成或解析的。
    第二个报告,沈骑研究员结合自身从教书机器到学术骨干的历程,向大家传授了个人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经验,对当前中国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现实问题为导向,政策研究为指向的外语教育研究科研项目申报和设计方法与思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总结归纳出的“向内看” 四步走,“向外看”四步走,思辨与反思相结合,注重实践、问题驱动和政策指向的3P原则的研究方法。
    第三个报告是贾爱武教授的《语言教师标准与教师发展》,基于她本人的专著《外语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贾教授深入探索外语教师专业标准及其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背景的介绍,详细探讨教师职业专业化与专业标准、教师发展阶段理论、外语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发展、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及外语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为读者拓展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同时,基于上述资料,作者提出我国外语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外语教师专业标准的结构。
    下午的第二场会议的主题是多元化外语学科发展探索。外国语学院重点学科负责人丁芸教授和连红副研究员一起为大家呈现了《畅想外院 梦筑学科——外国语学院八年心路历程2007-2015》,以“记忆•外语” 为视角,鲜活地展示了外国语学院学科发展的心路历程,一下子就把在场的教师带入了记忆的搜寻与怀念的情境之中。接着吴宗杰教授为大家作了《在学科边界中行走与创新Boundary Practice:Innovation Crossing Disciplines》的精彩报告,这场报告由王鉴棋副院长主持。吴宗杰教授结合自己国内外的研究考察和研究,分享了他曾经在中国计量学院尝试学科转型后带来的教师们在教学和研究上的创新,提出了外语学科走出自身的学科界限,走向跨学科、交叉学科,甚至是超学科的必要性。
    随后,外国语学院55名教师分成文学组、语言组、翻译组和文化组四个小组展开分组讨论,大家愉快地分享、探讨近阶段来各自在自己的领地里的进展或成果,在大家热烈讨论之后,梁晶、刘美兰、高华丽和黄一超四位代表做了小组总结发言,王鉴棋教授在综合大家发言的基础上,分享了外语学院在多元学科发展中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提出了在第八届教师学术发展大会的力推下,外国语学院开展学科以及教学等的传承、创新的重要性。
    这次会议不仅让全院教师共聚一堂、畅谈学术,加强了外国语学院的凝聚力;也让大家在品味外国语学院的学术历史进程中,回顾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为今后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局面。
 

分享至: